小说:红叶镇魂录 小说:奇幻仙侠 作者:弹正小疏 角色:蔡师爷,魏里长 简介:主人公步准是一个秘密科学项目的志愿者,原本的使命是通过“回到过去”向之前的人传递来自未来的消息,从而制止一场毁灭世界的战争的爆发。不幸的是,随着实验的失败,步准来到了一个修士统治的国家。陌生的世界,陌生的规则,步准的人生轨迹又将与这个世界线中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书评专区 《红叶镇魂录》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免费阅读 榆岭村原本...
“桃花流水”是减河一景。前朝渔阳太守赵怀古曾在减河边的桃林设宴,招待一众文人墨客,留下了诗二十六首、赋七篇,附在赵怀古的《心纯堂集》之中。
这本书,步准在长业寺的藏书楼是看过的,并且给了个评价:诗里有一两首还不错,但是余下七篇赋则全是垃圾——矫揉造作,牵强附会,根本不值一读。作为一个重点本科中文系高材生,他给的这个评价显然是中肯的。
但是,奇怪的事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在某次步准不小心将茶水打翻在《心纯堂集》这本附册上之后,原本的墨迹一点点褪去,一个个深蓝色的字迹渐渐显现出来。以步准多年的小说阅读经验,这种事情在他的脑海里只可能有一种推断——捡到宝了。
毕竟以长业寺惠探老主持的描述,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分明是个真正意义上的玄幻世界,既然如此,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公呢?
这一年来,步准从来没有放弃过针对这个世界“玄幻”的那一部分的探索。他知道这个世界的皇帝理论上是全天下最厉害的大修行者,皇族的血脉都是极具天赋的强者;他也知道除了皇族之外,还有遍布在五湖四海的在野修行者,其中不乏暗中觊觎着皇位的野心家;他还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传奇,比如自数万年前传诵至今的某相貌平平的韩姓大修士。
自己的存在,原本就是自己故乡地球的那帮正义善良却又总是出错的科学家们的产物,时光的回溯已经偏离了原定的计划,作为一个时空缝隙中迷失方向的孤独旅人,步准除了用一个更够令自己振奋的目标来指引自己走下去,几乎没有别的办法。
毕竟绝望的人只有死路一条。
步准又翻了翻这本没有封皮的旧书,叹了一口气自问道:“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回想了一下从惠探老主持那里打听到的情报:赵怀古这个人自己并不是什么修士,同时,与其说他是个文人,倒不如说是一个热衷赞助文化人的大商人。就连这个渔阳太守的官位,都是向前朝燕王杨武行贿得来的,并且在上任之后成倍成倍地将行贿的钱又搜刮了回来。
这样一个人,最后死的也是不明不白,居然以“谋大逆”的罪责被抄家灭族,这本《心纯堂集》也受此牵连成了孤本。
可问题是,为什么这本孤本中藏着的另一本书,到底是什么?
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直到饿昏在长业寺门口后,步准就在寺里过着蹭吃蹭喝的生活。惠探老主持一直说他有“宿慧”,希望他能剃发为僧,但是步准显然不大能接受这个事。老主持也不勉强他,只当他是带发修行的居士,容他在寺里住着。加上步准当年也是看了不少佛经的行家,打打机锋,谈谈佛理,满寺上下的和尚们都知道这个居士不简单,到底是不得不服。有着这份关系,步准对老主持自然是信得过的,故而干脆将《心纯堂集》的事与他说了。
可惜的是,老和尚显然不是什么隐于佛门的大修行者,他也看不懂这个册子。但是,从老和尚神色言语中的严肃认真来看,他应该是知道些什么。
“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步居士,原来你在这里啊!”
步准的自言自语引来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沙弥,他快步走到步准面前,还不忘施一记僧礼,“主持传过话来,请移步心禅堂,有事相商。”
步准和这小沙弥本就是相熟的,但是素知他年纪虽小,性子却沉稳严谨,便起身拍了拍衣裳,一边问道:“法凉小师傅,主持说了是什么事吗?”
“未曾,”法凉道:”只是在堂外听说是又有一位里长前来请托,让寺中能识文断字的师傅去小学堂做讲师。”
步准点点头,随法凉一路向长业寺方向去,心中却道:“总不成惠探老禅师打算让我去教书?应该不会,自我来了寺里,陪香客们谈玄说法,连香油钱都多出好几成,让我这么走了,惠探老禅师也肯啊?”
他心下胡思乱想着,不多时已经进了寺门,到了心禅堂外。
“步施主,快请进来。”惠探老禅师在蒲团上坐着,一侧还有一人,正是高里长。步准连忙应了个喏,进得堂中,和高里长坐了个面对面。他扫了一眼,见高里长神色讶异,不觉有些好笑。
惠探老禅师六十有余,但是一眼望去,倒和高里长瞧不出个谁为年长。他见步准坐定,便面朝高里长指着步准道:“高施主,这位便是步准步居士。他于文道功底深厚,见识广博,出任贵处小学堂的讲师,绰绰有余了。”
高里长这会子也不知该从何说起,但一念及三日之后再寻不着人便要屁股开花,他也就不再多想:“老师傅举荐,那肯定错不了,就是不知这位小先生乐不乐意……”
步准心里其实自然是不大乐意。当初在道旁巧遇,本就纯是想敲他高里长一笔竹杠,补贴补贴花用。毕竟在寺中蹭吃蹭喝那是可以的,然则自己也绝不可能觍着脸问主持要钱花,这才办起了卖卜算卦的营生。这回倒好,生意做不成,还得把自己贴出去,这买卖可算是赔到姥姥家了。
惠探见步准不接话,淡然一笑岔开话去:“高施主,听闻贵处打算将宝坛庙翻修一番作为学堂之用,是吗?”
高里长想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宝坛庙不就是村东的破庙么?于是连忙点头称是。
惠探捋了捋白须,似不经意道:“是了,这宝坛庙原是前朝本郡太守赵怀古的宗族祠堂,说起来赵太守因谋逆之罪被族诛,这祠堂也就被朝廷以敬奉三宝之名,当做庙产赠与僧人象秀,这才有了后来的宝坛庙。传闻赵太守当年搜刮的民脂民膏和经商所得,一大部分就藏在祠堂之中,但前朝的官家掘地三尺仍一无所获,可见传言不足信啊……”
他这般说着,高里长自然是听得云里雾里,步准却若有所悟。难不成这赵氏祠堂中,有什么玄妙?若真是这样,说不定解开手中这本册子谜团的宝藏,就在这祠堂之中?
不得不说,多年之后步准才知道,自己当时或许真的是误会了惠探老和尚。
而此时的步准抬眼看向惠探,见这老禅师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样,心下愈发觉得惠探这是有心指引,不禁大喜过望。
“小可步准,粗通文墨,高里长如不嫌弃,愿意在贵处小学堂担任讲师。”
步准俯身一礼,应下了这份差事,高里长自然无有不允,如此三人皆大欢喜,约定了明日晌午再以牛车来接步准到新义里。这事了了,高里长自然是高高兴兴地骑着小骡子回乡去了。
高里长一走,步准就打算向惠探问个明白,正要开口,惠探却先道:“步施主不是本地人。”
步准原想说“这事老禅师是知道的。”话到嘴边,却不明白惠探这话有何深意,终究是一言未发。
惠探笑着摇头,不再言语。
步准丝毫也没有察觉到,这位年逾花甲的惠探禅师,可不单单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这么简单。